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知识 > 云南省森林防火条例

学法用法,生活不吃亏

收集常用法规,供镇雄老乡使用

云南省森林防火条例

第三章 森林火灾的扑救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森林火灾的特点制定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制定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办法。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应急演练,建立应急值守、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科学扑救森林火灾。


森林防火区内的村(居)民委员会以及森林、林木、林地经营单位和个人应当根据当地实际制定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具体方案,做好自防自救工作。


第三十条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森林火险区划等级的要求和森林防火发展规划,组建与森林防火任务相适应的森林火灾专业扑火队,配备专业装备。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等森林防火重点单位应当组建森林火灾专业扑火队,负责扑救责任区内的森林火灾。


州(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森林防火区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托本地其他应急救援力量组建森林火灾应急扑火队,配备扑火机具、防护装备,负责初发森林火灾的扑救。


各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定期组织扑火指挥员、专业扑火队和应急扑火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制度,储备必要的防火扑火物资,保证应对突发森林火灾的需要。


第三十二条  全省森林火警电话为12119。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火灾,应当立即拨打森林火警电话。接到报告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立即核实情况,并迅速处置。


森林防火期内,各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办公室实行24小时全天值班制度,森林火灾专业扑火队实行24小时全天执勤、备勤制度。


第三十三条  森林火情信息由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归口管理,抄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


对下列森林火灾,应当立即报告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办公室:


(一)国界两侧5公里以内的森林火灾;


(二)受害森林面积50公顷以上的森林火灾;


(三)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重伤的森林火灾;


(四)威胁居民区(点)或者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


(五)12小时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火灾;


(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面山的森林火灾;


(七)省、州(市)交界地区的森林火灾;


(八)需要省级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


第三十四条  扑救森林火灾时应当优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落实扑火人员安全保障措施。


参加火灾扑救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统一指挥。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在发生森林火灾需要启动应急预案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启动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及时调集应急人员、物资、装备参加救援,统一指挥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


在森林火灾现场可以根据需要设立扑火前线指挥部。


第三十六条  发生森林火灾,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扑救。


第三十七条  发生下列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扑救。


(一)国界两侧5公里以内的森林火灾;


(二)较大的森林火灾;


(三)威胁居民区(点)或者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


(四)6小时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火灾;


(五)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国有林场发生的森林火灾;


(六)城镇面山的森林火灾;


(七)乡、镇以上行政交界地区发生的森林火灾;


(八)需要上级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


第三十八条  发生下列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地州(市)人民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现场,督促、指导或者指挥扑救。


(一)国界两侧5公里以内的森林火灾;


(二)造成人员伤亡的森林火灾;


(三)12小时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火灾;


(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发生的森林火灾;


(五)城市面山的森林火灾;


(六)县级以上行政交界地区发生的森林火灾。


第三十九条  开展森林航空消防的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森林航空消防协作机制,负责协调解决地空配合的有关事项。


第四十条  扑救森林火灾应当以专业扑救队伍为主要力量,不得组织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适宜人员参加森林火灾扑救。

查看全文>

上一内容: 第二章 森林火灾的预防

下一内容:第四章 灾后处置